18日,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6月份房價數據。全國房價總體平穩,一二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連續回落,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下降,折射了本輪樓市調控政策的威力。
據不完全統計,自去年“9·30”調控至今9個多月時間,全國已經有超過60個城市或縣區發布各種房地產調控政策。時至年中,今年春天起不斷“加碼”的樓市調控仍在繼續。
房價之問:價格真的降了嗎
今年以來,以北京“3·17”政策為起點,從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,到南京、杭州、廈門等熱點二線城市,再到環京、環滬周邊區域,新一輪范圍更廣、力度更嚴的調控席卷全國。
從國家統計局數據看,上半年房地產價格調控成效進一步顯現,樓市分化態勢依然明顯。
一線城市房價穩中回落。截至今年6月,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平均漲幅均連續9個月回落。6月份,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平均分別下降0.1%和0.2%。其中,北京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降1.1%,深圳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收窄至2.7%。
截至6月,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平均漲幅連續7個月回落,二手住宅價格同比平均漲幅連續5個月回落,過熱局面得到一定遏制。6月份,盡管杭州等個別熱點城市價格環比略有上漲,但總體看投機需求得到遏制。
但記者日前采訪部分三四線城市,發現一些地方的房價有回溫態勢。國家統計局數據也反映出部分三四線城市的地價和房價出現上漲。
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廖俊平指出,近年來,越來越多大城市的人口回流到原流出地,相當一部分回流到了三四線城市。據統計,部分三四線城市的回流農民工購房占比超過當地商品住房交易量的50%,有的縣城甚至超過70%,自然推動了房價上漲。
調控之問:長效機制落地有多遠
從限購、限貸、限價到限售、限商——上半年,一線城市和熱點二三線城市,密集出臺以“限”為核心的緊縮型需求側調控措施,力圖全面管控投機炒房。
記者注意到,在進行以“堵”為特點的需求側管理同時,一些供給側調控的“后手棋”也開始落子布局。
7月4日,上海位于浦東新區和嘉定區的兩幅出讓地塊首開“只租不售”模式。3天后公布的《上海市住房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提出,上!笆濉逼陂g計劃供應5500公頃住宅土地,比“十二五”期間增加60%左右。實際上,在上海公布未來5年供應計劃之前,北京也開啟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。
種種跡象顯示,從土地供應、金融到立法頂層設計,房地產結構性調整的調控思路逐漸浮出水面,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的“四梁八柱”正在搭建。
市場之問:如何將“房住不炒”落實到位
從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,到年初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,再到剛剛閉幕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,穩定樓市、防范風險一直是高層關注的重點,也是當前經濟社會生活的頭等大事之一。
如何將“房子是用來住的,不是用來炒的”的定位真正落實到位?
中國指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說,關鍵要加快形成穩定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長效機制和住房制度。
長效機制的建立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!芭c長效機制相關的各種相關政策,都要從局部利益中走出來,從穩定市場、防范風險的大局著眼!鼻迦A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說。
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提出,政府各部門應協同發力推進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,既要完善供求、競爭與價格等市場調節機制,也要加強監管、調控和保障等政府調節機制;此外,住房、土地、金融、財稅等配套改革要組合發力,通過條塊縱橫結合編制一張長效機制網,既兜住“住”的底線,又縛住“炒”的野馬。
據新華社北京7月18日電
上月我市新房價格環比止跌持平
本報訊(記者 李子俊) 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的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顯示,南京新建商品住宅結束“六連降”環比持平,二手房價格環比微漲了0.6%。記者了解到,這是南京新房價格從去年12月份以來,連續6個月環比下跌后,首次止跌。
此外,6月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價格數據表明,南京環比漲了0.6%,這是繼3月、4月環比微跌,5月環比持平后,首次上漲。
“新房價格止跌趨穩,說明前一輪的政策指導,政府加強對市場的監管,調控效果非常明顯,對穩定房價起到了積極的作用,目前市場已經能夠維持平穩運行!蹦暇┝謽I大學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孟祥遠認為,此外二手房價格甚至還出現了上漲,也說明南京的市場基礎非常穩健。 |